你是不是也曾在健身房对着眼花缭乱的哑铃和器械发愁?不知道该选多重的才能有效增肌,又不至于把自己练伤?别担心!选对重量是健身成功的关键一步。今天,我就为你揭秘选择合适健身重量的秘诀,让你告别盲目,练得更科学、更高效!
健身重量:太轻没效果,太重易受伤!
健身时选择合适的重量至关重要。如果你想通过力量训练来增加肌肉,那么就不能一直做很多组都感觉轻松自如,那样肌肉很难得到有效的刺激和生长。反之,如果一开始就选择过重的重量,不仅可能无法完成标准的动作次数,还会大大增加受伤的风险。那么,到底该如何找到那个“刚刚好”的重量呢?这就需要我们引入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:1 RM (One-repetition maximum),也就是你的最大重复重量。
什么是 1 RM?一句话让你秒懂!
简单来说,1RM 指的是你在保证动作标准的前提下,能够完成一次动作的最大重量。 举个例子:如果你做哑铃弯举,用20公斤的哑铃你能非常标准地完成一次,但第二次就力竭了,那么你的哑铃弯举 1RM 就是20公斤。
记住,每个人的 1RM 都是不同的,而且会随着你的训练水平提高而增加。所以,定期评估自己的 1RM,并根据它来调整训练重量,对于持续进步至关重要。
增肌训练,重量应该怎么选?(黄金法则来了!)
现在我们知道了 1RM 的概念,那么在进行增肌训练时,应该选择多重的重量呢?这里有一个非常实用的“黄金法则”:
用你的 1RM 重量乘以 0.7 (70%),这就是你进行增肌训练时比较理想的重量。
举个例子:如果你的哑铃弯举 1RM 是 20公斤,那么在你的训练计划中,如果你打算做4组,每组10次,你可以尝试从 20公斤 x 0.7 = 14公斤 的哑铃开始。
重要提示:
- 循序渐进: 刚开始时,可以先用这个重量尝试完成计划,感受一下。如果感觉过于轻松,可以在下一次训练时稍微增加一点重量。
- 关注力竭感: 理想情况下,你在每组的最后几次动作时,应该感觉到肌肉已经接近力竭,但仍然能够保持动作的正确性。
- 定期调整: 大约每2-4周,当你的力量有所提升,感觉目前的重量已经变得轻松时,可以再次评估你的 1RM,并相应地增加训练重量,以持续刺激肌肉生长。
不同肌群,重量选择略有不同!
上面的方法主要适用于大肌群,例如:
- 腿部肌肉(股四头肌、股二头肌、臀大肌等)
- 胸肌
- 背部肌肉(背阔肌等)
- 手臂肌肉(肱二头肌、肱三头肌)
- 肩部(例如杠铃或哑铃的肩上推举)
对于一些较小的肌群,例如肩部的三角肌中束和后束,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——多次数、小重量。
这是因为肩部三角肌的耐受性相对较强,需要更多的次数才能达到肌肉力竭的效果。因此,对于这些小肌群,建议大家选择一个能够让你完成大约 20 次动作就力竭的重量 (20 RM)。
练肩小贴士:感受肌肉的充分燃烧!
在训练三角肌中束和后束时,可以尝试以下方法:
- 选择一个相对较轻的重量,确保动作的标准性。
- 专注于感受目标肌肉的发力,尝试在动作的顶端进行短暂的停留,以增强肌肉的收缩感。
- 每组进行 15-20 次甚至更多次的重复,直到感觉肌肉酸胀无力。
总结:找到你的最佳重量,开启高效增肌之旅!
选择合适的健身重量是实现增肌目标的关键。通过了解 1RM 的概念,并根据不同的肌群选择合适的训练重量和次数,你就能更科学、更有效地进行力量训练,避免受伤,并更快地看到进步!
记住,健身是一个不断探索和调整的过程。多尝试,多感受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和重量,你就能在健身的道路上走得更远!
你通常是如何选择健身重量的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经验和心得!让我们一起交流学习,共同进步!